跳到主要內容區
English

吳明烈

ImgDesc

基本資料

  • 姓名:吳明烈
  • 電話:
  • 現職:國立暨南國際大學 諮商心理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特聘教授
  • 聯絡電話:
  • 電子郵件:
 

職務簡介

座右銘:Distinction is the Consequence, never the object, of a great mind.
人生哲學:儒道並濟、隨遇而安、系統思考、助人為樂

傑出校友獎
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傑出校友獎
教學及研究獎勵
1.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學績優獎
2.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傑出研究教師獎
3. 2009 Asia/Pacifi c Who’s Who 名人錄
4. 中華民國教育學術團體聯合會木鐸獎
5. 國立中正大學青年學者獎
6. 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師優良研究著作獎勵
7. 教育部歐盟專題研究獎勵
8. 教育部第2 屆教育行政研究發展優等獎
卓越獎勵
1.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特聘教授
2. 教育部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獎勵
3. 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獎勵
創辦事蹟
1. 創辦教育部終身學習種子教師培訓認證班
2. 創辦全民終身學習論壇
3. 創辦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碩士學位學程在職專班
4. 行政院地方行政研習中心合創訓練發展管理師培訓認證班
5. 古典音樂台觀點交響曲公益節目主持人
教育部85 年度公費留學考終身教育學門第1 名錄取


我的學思之路
壹、愛、生活與學習在北師
北師是個充滿愛與學習的大家庭。北師與我有深厚的情感連結,曾在臺北師專時期住校5 年;臺北師院時期住校4 個暑假,長達9 年的北師歲月,是一連串美好的學習時光。回憶北師學生時期,除了有專業的課程學習之外,更蘊有多元化的成長活動。當時校內舉辦的戲劇表演、克難樂隊、運動表演、合唱等一系列班際比賽,總是一再凝聚了同窗之間的深厚情誼並培養多元能力。北師有完善師資培育機制,兼重經師與人師的養成,專業教育與生活教育並行,培育出與時俱進的優良師資。
在北師專時期,參與社團活動也是至為可貴的學習經驗。當時參加滔滔社,培養口語表達能力,帶領社員參加大專盃辯論比賽,擴展人際網絡與跨域學習,這對個人發展軟實力與巧實力,發揮了積極作用。整個城市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場域,當時參加校外的耕莘青年寫作會,培養詩文能力。經常至市立社教館聆聽精彩的市民講座,內容豐富的國際書展、藝文展覽等多元活動,總是提供很好的知識養分。
愛、生活與學習盡在北師校內也在校外,這裡是人才培育的理想場域。
貳、社會服務與專業貢獻
在國內就讀研究所期間,經由林清江教授指導,進而完成碩士學位。林教授擔任中正大學校長以積極、創新、修德、澤人為治校理念並融入為校園文化,對於個人的影響相當深遠。隨後再經考取教育部公費生留學獎學金,負笈德國留學並取得柏林自由大學博士學位。回國首先任教於中正大學,後經暨南大學借調擔任成人與繼續教育研究所所長。借調期滿接受暨南大學慰留,繼續在暨大服務。
長年在高等教育學府服務貢獻,並在社會積極推動教育創新、終身學習與學習型組織的發展,為臺灣教育善盡心力。歷年榮獲教育部教育行政研究發展獎勵著作優等獎、木鐸獎、國立中正大學青年學者獎、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院教師優良研究著作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學術研究績優教師獎、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學績優獎、
教育部歐盟專題研究獎勵。多次榮獲科技部特殊優秀研究人才獎、教育部大專校院特殊優秀人才彈性薪資獎勵,並獲聘為暨南大學特聘教授。
在大學任教之前,通過教育行政高考並累積多年公務行政經驗。任教大學期間擔任暨南大學學務長、成教所所長、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學位學程主任等職。
擔任中華民國組織學習協會理事長,積極推動全國各類型學習型組織之發展。自2005 年創辦全民終身學習論壇,並於2007 年創辦暨南大學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學位學程。首創教育部終身學習種子教師培訓認證班,以及與行政院地方行政研習中心合創訓練發展管理師培訓認證班,為國內終身學習與人力資源發展專業人才之培育,作出積極貢獻。
多年來接受教育部之委託參與各項重要政策之規劃及執行,曾擔任教育部數位學習政策白皮書終身學習組召集人、第8 次全國教育會議終身學習與學習社會議題小組委員、老人教育推動小組委員、建立全國性社區教育學習體系領航計畫諮詢委員、非正規教育課程認證委員、社區大學評鑑委員、樂齡大學評鑑委員、樂齡學習中心訪視輔導委員、大學校院校務評鑑委員、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2.0 暨終身學習中程發展計畫委員、基金會評鑑計畫主持人。近年來更擔任臺灣成人教育調查計畫主持人以及教育部全國性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主持人,積極推動各縣市學習型城市之營造,目前在全國推動縣市邁向學習型城市,進而促成學習型臺灣之願景實現。
社會服務是大學教授重要的社會連結與貢獻。曾任中華民國成人及終身教育學會理監事、中華民國社區教育學會理事、中華民國數位學習學會理事、內政部新住民火炬計畫中央委員、資策會國家數位學習政策諮詢委員、行政院人事行政局人力資源發展委員會委員、行政院人事行政局組織學習核心工作圈委員、行政院人事行政局地方行政研習中心課程規劃諮詢委員、行政院型塑學習型政府行動方案考核作業評審委員以及各縣市終身學習推展委員。
長年參與國家教育政策的擬定,包括終身學習法修訂、108 新課綱、學習社會2.0 政策白皮書、第八次全國教育會議議題負責委員、推展老人教育五年實施計畫、數位學習政策白皮書、推動大專校院專業學門認證與品質保證認可、全國性學習型城市領航計畫。近年來的一項大理想乃是希冀透過學習型組織與學習型城市的推展,促進學習型臺灣之建構。
參、國際卓越品牌大學的藍圖
長久關心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心繫大學的精進發展,打造國際卓越品牌大學。個人有一些思路與策略,希冀能為當前面臨少子化衝擊的大學,提供卓越永續發展之參考。
大學校務經營的卓越發展,必須兼具在地關懷與國際視野。以下六大發展策略,尤為未來努力之方針:
一、促進地方創生與在地繁榮
大學需與地方建立良好連結並進行相關合作計畫,持續共創價值。促進地方創生與在地繁榮,乃為大學之重要社會責任。大學社會責任的實踐過程,除了加大力道以實質促進地方發展之外,亦需提高學校能見度、發揮社會影響力、強化形象品牌、擴展專業實踐領域等效益。
二、深耕國際化與拓展全球視野
國際化是大學的校務發展重點項目,必須兼顧在地國際化與海外國際化。一方面積極擴展國際名校的策略聯盟夥伴關係,擴展教學、研究、推廣服務的實質合作內容及成果;另一方面擴大獎補助師生國際交流活動;再則努力擴展國際生比例。
未來作法尚包括積極創辦國際學院或國際學程以積極招收國際生,並且建立國際生的學習供應鏈,促進國際生的優質學習環境,提升大學的國際聲望與影響力。提供充沛的資源,全面提升大學國際化的深度與效益。
三、打造各院系所特色與創新體系
為凝聚與深化各院、系所的特色,由學校支持各院統籌各系所提出的特色發展計畫,並由學校依實際需求,提供充足的經費資源加以協助完成。實現大學各院、系所各具一亮點特色之理想,讓特色成為各院系所的品牌。創新是大學永續發展的必經之路。依各院的優勢與強項,由學校提供充沛經費資源,並進行跨界跨院之創新合作,發展出各院創新體系,全面帶動各院專業升級與擴大影響效益。
四、建構人才培育優化系統與開展就業新藍海
大學校務經營更需有大魄力,突破傳統思維,鼓勵師生伸展觸角到社會各層面。除了堅守大學的核心價值,也要積極拓展新藍海。唯有大魄力突破傳統窠臼,方能造就大未來。面對社會急遽變遷,產業人才的需求日益升級,建構人才培育優化系統與開展就業新藍海,乃為當務之急。
在建構人才培育優化系統方面,強化招生選才、就學育才、畢業用才的環路;推動實驗教育,建構最佳學習供應鏈;推展創客教育、募資平台、創業基金及衍生企業;促進學生社團優質化並培養多元能力;設置大學育才基金。
在開展就業新藍海方面,除了與業界建立緊密的合作網絡關係,AI、IOT 的內涵學習及運用,亦必須融入在教育創新發展之內,並且因應就業市場需求,開設跨院跨系學程,培養多元專業能力,積極培養創業家,擴展學生就業版圖。
校友是大學至為珍貴的社會資產,在各行各業均有傑出表現及社會影響力。大學需持續深化校友網絡之發展,擴大校友的關懷服務。另一方面也充分運用校友資源,邀請傑出校友擔任業師、返校演講及經驗傳承分享,促進在學學生標竿學習之效,以及協助畢業生就業。
五、深化產學合作與擴大引進社會資源
為因應校務營運規模的擴大以及積極協助各院系所卓越發展,並且給予教職員生多面向的關懷與照顧。大學需要積極引進與擴展社會資源,建立完善之校外資源籌措與募款機制,以及給予各界贊助者良好之回饋。專業且適宜的資本投資、產學合作發展專利、創造產品產值、擴展各種管道資源,均為未來發展之方向。
建置產學合作平台,對外招商,引進優質企業進駐,進而創造雙贏。積極擴展各項資源的引進,除了政府補助之努力爭取,各界募款以及企業贊助,均為不可或缺。每年產學合作項目及社會資源引進,均能有大幅成長,乃為重要之努力方向。
六、提升校園文化與營造幸福校園
校園文化是大學的精神所在,具有傳承與薰陶之功能。提升校園文化乃為大學永續發展的必備要素。校園文化是大學的DNA。能在同一所大學工作與生活,都是一種彌足珍貴的緣分。大學校務發展,除了需更加鼓舞與獎勵教職員生在各自崗位有更好的努力及發展之外,並應進一步營造學校成為幸福校園。積極關懷大家的身心健康及幸福感,促進學校每位成員的「共學、共享、共好、共樂、共憶」。
大學教師勤於教學與服務之餘,尚須兼顧學術研究成果之累積,備極辛苦。為協助與提升教師研究能量,有必要提高教師各項研究資源支持,增加績優研究獎勵金額度,全方位協助教師研究成果累積及提升全校學術研究水準。提高教師在教學、研究、服務及產學等四大面向的獎勵。職員是學校進步的一股重要力量,職員福利與獎勵亦須充分納入考量並具體實施。
大學行政團隊當定位為高效率服務團隊,積極發揮以行政支持教學及研究之功能,展現最優化與高效率的服務品質,以促進全校師生之發展。傾聽需求與看見需要,全面帶動學校發展。行政單位、學術單位及全校師生是關係至為密切的協力夥伴。
肆、結語:阿爾卑斯山的感動
記得在德國取得博士學位的那一年夏天,我與朋友相約去自助旅行。行經阿爾卑斯山之際,原本打算要再向上行走,到山上搭乘纜車,飽覽此山之千姿百態。此時在湖邊剛好有一老婦迎面而來,不諳路況的我們,便向老人家問路,這位老婦除了滿臉笑容,很親切的指引路徑之外,在最後她留下了這麼一句話:「年輕人,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而已。」這句話至今仍烙印在我心坎裏,當時隨興之所至,不知不覺間走到這條路,那來時路早已不復記得,此生不可能再有那麼一次,老人家亦不復得見。
這位笑容可掬的德國老婦所提及的只有這麼一次而已,其實指的何止是這條路,更是人生中的每一件事與每一次經歷。很多事,我們一生中,可能只會經歷過一次;很多人,我們一生中,可能只會遇見一次;很多機會,我們一生中可能只會擁有一次。一旦錯過了,就真的錯過了,不會再重來。人生的每一次機緣,都是一股生命成長的力道。「這條路,你要好好走,這輩子可能就只有這麼一次。」當年老人家在阿爾卑斯山所留下的這番話,如今即使在臺灣,我依然聽得到。讓我們一起珍惜生命中每一次的因緣際會,發揮正能量,利人利己,共同成就人生價值。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