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English

潘慶輝

ImgDesc

基本資料

  • 姓名:潘慶輝
  • 電話:
  • 現職:新北市永和區秀朗國民小學 校長
  • 聯絡電話:
  • 電子郵件:
 

職務簡介

 

1.77 年·臺灣省教育廳國民小學教師成績考察命題競賽數學科優等獎

2.78 年·臺灣省教育廳國民小學教師成績考察命題競賽生活與倫理科特優獎 

3.79 年·臺北縣特殊優良教師 

4.83 年·出版教育散文集「教師之窗」(頂淵)

5.83 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優良教師 

6.84年·出版教育雜文集「永遠的老師」(頂湖) 

7.85 年·臺灣省政府教育廳教育人員研究著作佳作獎 

8. 86 年·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教師研究著作甲等獎 

9.86年·編審「生活 DIY」(臺北縣政府出版) 

10.88 年·編著「創意教學——小班教學精神工具書」(聯經) 

11.89 年·策畫編輯「與山海有約一東北角海岸步道」(聯經) 

12.89年·撰寫國語日報「早安,老師」專欄。 

13. 90年·策畫主編「教學創新·九年一貫EASY GO」(臺北縣政府出版) 

14.91年·擔任臺北縣教育審議委員會委員

     91年·撰寫國語日報「校長發言臺」專欄 

15.91年•策畫出版「原野自然公園步道手冊」

16.92 年·臺北縣師鐸獎 

17.93 年·教育部輔導有功人員

我思‧教育能夠創造我與孩子的夢想與希望
民國 67 年 6 月,美勞獎第一名畢業,69 年 5 月空軍補給官退伍,回到山巒疊 翠、茶香四溢的三峽鎮大成國小服務。小小 12 班的學校充滿著教師之間相互協助的 人情味,不但在教學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上也相互照顧,家長也對學校的老師特別 親切,隨時提供教學的支持,並經常給予出外的老師生活上的照料。此地的學生, 個個純樸天真,每天清晨邁著矯健的步伐,從遠在雲端的山中,蜿蜒曲折地徒步一 個多小時來到學校,參加我所主持的各項社團活動和訓練。
或許,這個時代是一個全能的時代,我除了衛生導師的行政事務之外,還需要 兼做合唱團的指揮,帶隊參加合唱比賽;尋找科展的議題,指導和籌畫校內的科展; 指導孩子參加寫作比賽,創作新文藝氣息的文章;帶隊參加寫生比賽,提供孩子美 學和技術的指引,更要粉刷學校的圍牆、修釘學校的課桌椅,教運動會活動的大會 舞和大會操。我感謝一群有著赤子之心的小孩,願意信任我,願意跟隨我,願意和 我在人生的旅途裡去追尋夢想。
民國 72 年 8 月,轉調世界第一大的永和市秀朗國小,這裡號稱大而不亂,個個 老師以教學自豪,在教學的領域裡,個個都有獨創的成績,也能交出驍勇善戰的選 手,教師和學生征戰四方,每每都能搶得頭旗回來豐富英雄榜。老師之間更拉出一 條理想的基準線,向最好的「老師」挑戰,希望教出有理想有熱誠的學生。如何讓 學生在規則之中有突破,在秩序中有探索,在正解中有歧異,在理性中有浪漫,需 要的是一種合理與變異的協調,才能創造出一隻會跳舞的大象。
當我擔任了四年的學年主任之後,更相信一項成功的背後,有許多不為人知的 準備,然而,因為責任的擔負,往往就得把群聚而來的壓力,轉變成耀眼奪目的光環。擔任學年主任,了解了人與人之間的互動模式,透過合理的安排,形成一張綿 密的網路,將所有的需求納入融通的路徑中,讓資訊可以流通,讓意見得以凝聚, 讓實力得以展現。我們學年得以自辦藝文展演、運動競賽與教學活動,更多的是來 自同儕的激勵與合作機制的運轉,而這是夢想的信任才能形成。
我想‧學習能夠圓滿我與孩子的探索與創意
民國 78 年 8 月,分發汐止鎮長安國小擔任教務主任、訓導主任,正式進入學校 行政體制,透過依法行政的概念,要以服務的精神,服務學生、幫助老師、協助家 長、結合社區的概念、融入教育的體系,在校長的教育政策下,策劃各種系統以完 成學校階段性任務,並塑造學校發展的遠景。長安國小也因此連續幾年拿下七星區 的國語文競賽第一名,更以 18 班的小規模變成了七星區的中心學校。
當時,長安國小遇雨則淹,在颱風期間更是必須疏散的地區,水淹二樓更是司 空見慣,老師們在水淹水退,清泥積泥的荒謬循環下,經常陷入惡夢循環的無奈之 間,然而,堅毅的意涵經常是在信心堅強、步履堅穩逐步展現出來,我們激勵自己, 也激勵學生,我們努力合作,也努力相信自然,我們從挫敗去看到希望,我們從折 磨裡看到訓練,因此,不但在音樂競賽拿分,也在田徑比賽裡奪冠。
民國 81 年 8 月,調入板橋市的埔墘國小,擔任輔導主任與總務主任,完成國小 主任的完整訓練。當時,這是世界第二大的小學,行政業務的繁複與艱難,地方政 治的錯綜與複雜,在在的干擾著純粹教育的推展,尤其是面臨開放教育轉型與小班 教學的教改交替,也考驗著教育哲學的信念,更直接的是教改現場教師觀念的保守 與激進的激盪,行政權威也在黨政輪替與教改的轉型下,受到嚴格的檢驗與批判。
然而輔導在與人為善的理念下,為協助孩子進入無障礙的校園中,持續地在情 境與心理的營造下,讓各種特徵的孩子有了最適的教育措施,因此,智優班、舞蹈 班、啟智班和資源班,都有了最好的師資與支援系統,協助架構學習的地圖,同時, 也再回歸主流的措施間,讓特別的孩子接受積極的教育對待。總務主任四年,則從 老舊教室的更新,普通教室的視聽化推展下,更建立了星空教室的奇想,為天文教 育的基礎紮下了孩子學習的興趣與根基。
我願‧學習能夠發揮我與孩子的潛能與奇想
民國 62 年 9 月,進入北師,一個農村少年,睜開了眼,驚訝臺北都會的繁華, 心醉知識殿堂的淵博,從學長制中啟蒙,加上王天生導師五年家庭父長的照顧,在 有秩序的住宿生涯中,學會了能力本位的訓練,鍛鍊了勤苦卓絕的獨立自主能力, 同時,有感於師專生涯品操的內化,遂將教師的選項,逐漸形成命定的本願,因此, 自我惕勵,自我學習,每每引領著更進一步進修的渴望,以便能將「老師」當得安 適自在,能將學生「教導」成人中龍鳳。
民國 69 年 8 月,當時一般的師範大學,不接受師專生的進修,只有私立大學願 意接受切結,有條件地接受師專生插班夜大進修。為了獲得更多的知識,也基於對 世界的好奇,進入了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就讀,從此,發現了大眾傳播的社會型概 念,可以用在小眾傳播的課堂當中,同時,社會心理學可以輔助教學心理,讓整個 社區可以接納教育的施為,銜接起村落和學校之間間隙和落差,其間,最大的轉變, 就是讓分發的教學工作,成為志願耕耘教育園地。
民國 78 年 8 月,分發主任之後,發現教育的理念和教學的方案,需要進一步進 修,以迎接社會的轉型所造成的衝擊,此時,所有的師範大學的 40 學分班,又限制 私立大學畢業生的申請,進修無門,再考回母校國立臺北教育學院的初等教育系, 就讀初等教育系輔導組,希望透過教學策略的學習、課程方案的設計、兒童輔導的 心法和教育哲學的價值,繼續朝發揮孩子的價值和創意努力邁進,希望透過自己的 修為,能為自己的教育園地帶進一股股的暖流。
民國 81 年 7 月,經過多次 40 學分班的申請落空之後,直接考上母校第一屆的 初等教育研究所帶職進修,由此,得識教育的主題研究,與文化心理學的內涵,在 教學現場的研究也經由歐用生校長與吳明清所長的親自指導,對於教育的內涵有更 深的體會,對於教學現場的研究也有更好的帶社群基礎。然而,工作繁忙,加上開 放教育的經費充沛,每每休學將自己的工作做更專精的推展,感謝曾端真教授的耐 心指導,終在第六年寫好論文,獲得碩士學位。
民國 89 年 8 月,本想透過博士的進修,完成自己對學術夢想的追求,然而,接 掌一所需要全力以赴的學校,並將學校的有形教學建築與無形的教師士氣充分提升,答應了遴選委員的要求,以學校校務為重,將全副心力放在學校的基礎建設改善, 因此,所有的進修轉為學校現場的基礎研究,並透過專家學者的協助與指導,成立 相關的教學研究方案,一方面在九年一貫教學的現場,做中學,也在專家指導的教 師社群中,學中做,成為務實的教育工作者。
我行‧實踐能夠開拓我與孩子的視野和氣度
民國 86 年 8 月,分發接掌瑞芳鎮鼻頭國小,擔任校長。鼻頭國小,6 班,是臨 海的偏遠學校。學校的建築年代久遠,又偏處山巔海角一隅,簡單的校舍,鋼筋鏽 蝕,樓板脫落,處處顯現危機。然而海邊居民樂愛學校,希望透過正式的學校教育, 在走私盛行的歪風下,能夠提升子弟的素質,進行希望工程的教育工作,因此,透 過校舍的改造、小班教學精神的推展,加上九年一貫課程的試辦,結合了社區與學 校的力量,並與鄰近的學校成立了資源共構的策略聯盟體系。
鼻頭國小由沒落的漁村型態,連接上東北角的風景特定區,以鼻頭步道做為景 點的規劃,結合富麗漁村的改造,形成全省知名的步道體系,以透過海岬的山間步 道和潮間帶的海蝕平臺,做為學校的校本課程,進行「社區有教室」的結合,將補 魚船家與海產商店做結合,形成教學的帶狀課程,進行城鄉交流,拓展了孩子的學 習視野,同時,也在家長的讀書會當中,形成了愛心志工團體,隨時支援學校的各 項教學工作,培養了一群實力堅強的社區教師。
民國 89 年 8 月,獲得遴選新店市北新國小,擔任校長。北新國小 100 班,12 年的歷史中,前五年在徵收與抗爭,後七年,在增班與擴建中,辛苦的度過。此時, 一棟新建的大樓,礙於法令與內部的紛爭,遲遲無法興建完成使用;學校的第一棟 建築一直無法取得使用執照,只能依現況使用;隨後的每一棟建築,皆有工程瑕疵, 漏水漏泥,嚴重地影響學生生活與教師教學的品質;而最令人憂心的,則是教育價 值的扭曲與學校人事的傾軋,讓百班的小學陷入發展停滯的階段。
北新國小願景的重塑,令人感受責任的重擔與挑戰的巨大。在多元化、英語化 與資訊化的辦學主軸下,在兼顧學校的基礎建設的改善之下,將北新結合鄰近的高 科技園區,引進各項文教與科技資源,形成資訊融入教學的網路,促使教師不斷的突破觀念,學習數位化的教學管理,鍛鍊個個成為 e 教師的好人才,並重塑社區裡 的親師關係,讓班親會得以運作,形成家長與教師伙伴關係,以協助孩子們在多元 的環境中,以利孩子在 A 級的學校中,成為快樂學習的健康孩子。
我盼,專業能夠銜接我與孩子的傳統和創新
民國 97 年 8 月,獲得遴選永和市秀朗國小,擔任校長。秀朗 33 年有著光輝的 歷史,代代校長都是臺北縣教育界的翹楚,都為秀朗國小的教育發展,帶領出教學 的桂冠,傑出的老師,也為教學寫下不少的典範。然而,社會變遷加速,校舍由新 變舊,過往的成就,有時難免成為轉型的包袱,重新思索,重新定位,重新詮釋, 重新佈局成為課程設計與學校更新的新使命,企盼的是將前賢的智慧,因應資訊科 技的教學挑戰,重新調整出重新想像的使命大道。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