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English

許雲卿

ImgDesc

基本資料

  • 姓名:許雲卿
  • 電話:
  • 現職:臺北市立師範學院音樂系教授
  • 聯絡電話:
  • 電子郵件:
 

職務簡介

 

一九三六年出生於台灣台中市,一家人口旺盛,熱鬧、溫馨的大家庭。或許是傳統多子多孫多 氣,抑或當時增產報國風氣作祟,兄弟姊妹共計十二人,男女各為六人,個人忝為老七,倘以姊妹論行則為第四。先嚴許公恩賜是虔誠的佛教徒,戮力從商創辦維他露食品公司、 設廠開辦製藥、經營合作社等事業,雖屬不折不扣企業開拓者,由大力傾注心血捐獻設立現已成為景點的台中寶覺寺的作法,應可說為貫徹信仰、回饋社會的明證。先慈王氏謹守「男主外女主内」的傳統婦道精神況且家中食指浩繁,當是日夜辛勞導致操勞過度,又正值第二次大戰期間較無妥適的醫療設備,致心カ衰竭,撒手塵寰,那時我八歲,讓我幼小的心靈頓受創傷,倍嗜失去母愛的感傷,苦澀的童年記憶猶新。

       一九五○年代,國內重男輕女的觀念仍很盛行,我家亦無例外,家裡是鼓勵男性進大學、取得高學歷,女孩則無才便是德,只有自求多福或奢望天官賜福了;民國四十年夏,憂心初中畢業後該如何抉擇 自己的進路路,後、焦應之際,所幸遇到我的音樂啟蒙老師聲樂家廖教授朝墩先生,他一方面,非常熱忱、誠摯的鍥而不拾的向我家人遊說,讓我北上參加台北師範學校音樂科的入學考試,另一方面,鼓勵我絕不可輕为放棄任何機會,在家人的首肯、恩師的期許及自己的堅持下,以高分成績順利通過入學考試,並於一九五一年秋進入北師就讀,在一九五四年夏,自北師音樂科第四屆畢業、旋即回文化城於台中光役國小擔任音樂科教師。在北師三年的求學中,很幸運的得到恩師沈炳光、周靜孜、康謳及廖慰等教授傾囊教授下,紮下深厚的音樂學識基礎,奠定日後個人能順利展開新旅程的原動力,恩師德澤,畢生感激、永難忘懷。

       在光復國小執教鞭期間的一九五七年,參加台灣區音樂比賽成人聲樂組,成績揭晚榮獲優等首獎的最高榮譽,多年的心血及努力,稍獲得肯定,互激發我立下「喜歡做、願意做」教學相長及「活到老學到老」生涯規劃的決心。在此信念的驅使下,當分發派任服務期滿,毅然動身前往日本東京武藏野音樂大學留學。由於有小學的教學經驗及對教學上的省思,因此,在武藏野的留學生活中,更加體會出自己學習上的需求與重點,導致學習效果更為豐碩。

        一九七二年第一次留學生活告一段落,幸蒙當時執掌臺北市立師專的孫校長沛德女史的青睞與厚愛,順利進入該校,擔任音樂科的聲樂、 合唱及音樂教育等相關課程教學工作。在此階段教學的對象,由天真無邪的國小學童轉為能自我表現的專科生,教學工作是充滿挑戰與樂趣。

       一九八○年代國內政經、社會環境丕變,產業轉型、多元化價值觀的興起,更帶動教育改革的風氣,高等教育需來史之水漲船高,專科學校等機構的調整、升格勢在必行,其推划”腳步更加緊湊,北市女師專升格為師範學校,備具高等學府風格的需求,也順應而生,個人更深感學無止境及實現發制為師範學院備具高等學府需求,也順應而生,個人更深感學無止境及實現終身學習的理念,遂於一九八零年,前往日本大阪音樂大學研究所深造,並於一九八二年,獲頒該校的藝術學碩士學位,之後隨即返國重回臺北市立師範學院教壇。由於漫透音樂教育領域的熱愛與執著,與年俱增,一九九○年升任副教授、一九九四年晉升教授。能赴音樂之都一 維也納研究,為個人終身學習目標之一,遂於一九九五年前往奧地利國立維也纳音樂學院講學

及研究一年,了卻心願一格。邁入千禧年之前夕,個人雖已過耳順之年,回顧走過的成月,值得欣慰的是所教過學生當中,已有多位活躍於國内、外樂界,且甚多獲得音樂碩士、博士學個人學術著作方面,發表多篇論著,如『中日音樂教學之比較研究』、『國民小學兒童歌唱教學研究』、『音樂論談』、『藝術歌曲研究』、『馬勒藝術歌曲釋介』、『中西藝術歌曲之探討』、『各國兒童音樂教育發展之趨势』、『日本國小音樂教學之探討』、『兒童發聲之生理探討』、『漫談歌唱教師的歌唱修養』、『聲音障礙兒童的歌唱教學』、『國小低年級實施歌唱教學研究』、「聲樂藝術之路』、『二十一世紀日本音樂教育之動向』等。其中『中日國民小學音樂教學之比較研究』一文,於一九九一年榮獲行政院國科會頒給「甲種人文類研究獎助獎」。

       今日能獲得母校的肯定,榮幸當選本年度的傑出校友,感恩於長期來受家人、觀友等的愛護與鼓勵,願此刻與我周遭的親朋好友們,分享此榮耀。並期許自己無論退休前或退休後,均將全力奉獻永不懈息的推動音樂教育工作。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