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四十學分班
國立臺中師範學院輔導二十學分班
國立新竹師範學院初等教育學系
臺灣省國民小學校長主任甄試第75期
臺灣省國民小學校長主任甄試第102期
經歷
南投縣中寮鄉廣英國小教師(74.8~78.7)
南投縣南投市新豐國小教師(78.8~82.7)
南投縣水里鄉新興國小教導主任(82.8~84.7)
南投縣名間鄉新街國小總務主任(84.8~86.7)
南投縣南投市平和國小訓導主任(86.8~88.7)
南投縣名間鄉名崗國小訓導主任、總務主任(88.8~96.7)
南投縣信義鄉人和國小校長(96.8~98.7)
南投縣鹿谷鄉文昌國小校長(98.8~102.7)
南投縣名間鄉中山國小校長(102.8~108.7)
南投縣名間鄉弓鞋國小校長(108.8~112.7)
南投縣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校友會總幹事(104.01~106.01)
一、母校情緣
民國68年9月,攜著行李從偏遠的南投縣名間鄉來到繁華的臺北,開始了五年的師專生活,是和北師緣起。全班都是男生,五十幾位同學打打鬧鬧,師專生涯宛如一個大家庭,睡在大通鋪上,同學間大家一起生活,一起求學,一起運動,一起郊遊……等。球場上的矯健身影、冬季泳池裡的瑟瑟發抖、女生宿舍前站崗身影、琴房前的躊躇再三、加菜時餐廳門口大排長龍……;學校對面的成功新村是我們休憩的小確幸,男生宿舍旁的臥龍街是遲歸同學的翻牆地,辛亥隧道是年輕孩子練膽的所在……,往事都歷歷在目。
一下子五下的到校實習就來臨,我們將新店安坑地區的雙城國小包了下來,實習扮演各種校園角色,並且在校園裡打地鋪四週,這段經歷是畢業前同學們最難忘的日子。
五年的光陰是那麼快的度過了,74年畢業後即返鄉服務,總想為自己出生成長的家鄉做些奉獻,也開始了教育生涯。轉眼間在南投縣教育園地服務已邁入第39年。
二、服務記事
傳承技藝、奉獻所學
由於在師專時期加入了洪盛朗老師指導的排球隊,嚴謹的洪老師常安排寒暑假的集訓,更常常是集訓頭幾天爬不上樓、上不了床,真讓我們舉步維艱。但是老師嚴謹的態度讓我們折服,所以專四興趣選組時就選了體育組。在當時不免被同學嘲笑不愛念書,只想在球場上打混。但是札實的五年師專課程和專業訓練,讓我在返鄉服務時有勇氣承擔一週二十四節的體育課和學校排球隊的訓練,學生的認真反映在成績上,中華盃排球賽決賽我們是常客,也為我掙得不少考試的本錢。為了能將更多所學為孩子服務,所以服務八年之後即甄試主任,幸運金榜題名,開啟了行政之路。
全縣最大、勞者多能
民國八十三年我在南投市平和里購置了一間住屋,每天上下班都得經過車水馬龍的平和國小周邊,幾次研習、活動進入了平和校園,望之當時全縣規模最龐大的小學,人聲鼎沸卻也運作的穩穩當當,真的要肯定學校的團隊績效。
而在八十六學年,承蒙校長抬愛,接納了我這三十出頭歲年輕小夥子加入這團隊。擔任訓導主任的我,面對的是近三千位的學生,幸而有兩位組長協助,訓導工作得以持續運轉並迭創佳績。平和學區因交通錯綜,需要多點的路口交通導護,這讓很多教師都備感辛苦。當時,又正值軍功橋改建,軍功及東山二里約五百多名學生上學的路途險惡,無法在橋上與車爭道,所以每天都得涉越貓羅溪上的竹橋便道,並且承受每天帶隊來回溪底便道的風險與重責。也承辦了無數的研習與競賽,也累積了不少的工作績效,平和訓導團隊在八十七學年榮獲教育部「金安獎」的肯定與榮耀。
校長也多方容忍與扶持,協助經費籌集購置了平和第一條舞龍,繼而讓後學得以盡情揮灑,不僅在幾個重要慶典表演,參加民俗體育競賽也小有名聲。而後也引進「新式拔河」,不僅學生得展所長,學校也沾光不少。田徑隊也在組長的長期奮鬥下,自是獎滿天下。師生的供餐也是當時一大盛事,每天幾千個便當的供應,現在回想已是天方夜譚,因為「吃飯皇帝大」,要準點要順暢又要資源回收委實不易。
八十七學年時,康壽國小落成啟用,一下子紓解了六百多人,讓平和的師生有一個較佳的學習空間。在這段時間,個人除了訓導主任之外,同時也兼任員生消費合作社、教師會的理事主席,那種忙碌的日子真的是「度日如年」,每日都像陀螺似的轉個不停,所以每天幾乎是六點出門、六點回家,甚至晚上到校工作也是稀鬆平常,因為住家就在學區裡,而且年輕耐操。二年的平和經驗,帶給我無限的職場寶典與珍貴回憶,也慶幸個人一直能以正向態度面對問題,奠定了我認定「勞者多能」的價值觀。
校長一站:茶山中道中山茶
「嘿!校長,你背後是八卦茶園耶。」每位第一次走進中山國小校長室的朋友,看到了我辦公桌背板的大圖輸出,一定發出如此讚嘆的話語。
「沒錯,我的背後就是八卦山茶園。」這也是我給朋友的一貫回應。
中山國小位處八卦山脈南端半山腰處,周遭茶園遍布,舉目望去一片翠綠,「松柏長青茶」經總統蔣經國先生命名後一路長紅,名間鄉也是全國最大茶產區。所以,家家戶戶產業、農作、收入、作息、生活習性均離不開和「茶」之間的關聯。
學校推展「茶藝」文化及社團也都行之有年,以前總是採取社團模式,三到六年級混齡自由選組,但總覺得少了一些勁道,嚐不出來那該屬中山國小的茶味道。民國一零二年來到中山服務之後,歷經一年觀察期,終於找出了那少了一味的藥方。自一零三學年起,茶藝課程本校改採協同教學模式,並且加深加廣。
首先,改善授課師資問題。透過名間鄉農會蔡素秋總幹事(同時也是校友)的協助,配合四健會作業組的申請,我們補齊了授課期程不足、藕斷絲連的遺憾。尚有不足的部分再請家長會鼎力協助。
其次,協調學習時間固定。安排五年級一整年的彈性課程,經由協同教學模式,本校教師協助四健會作業批改、秩序管理、茶水供應等瑣事,提升了外聘專長教師的授課品質。
第三,改善茶藝教室環境。經由申請議員配合款的幫忙,讓我們茶藝教室煥然一新,檔次提升,營造出溫馨舒適的茶課程教室。自然也提升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老師的教學成就。
第四,鼓勵學生接受挑戰。安排在學校重大活動上茶席表演、推薦學生參與鄉境農特產展售會的茶席表演、更積極鼓勵師生接受挑戰。105年10月參加茶博會「全國小小泡茶師比賽」,榮獲全國第二名;106年10月再次出擊,又獲得全國第二名佳績。
第五,發展學校特色課程。透過學校課程發展委員會的討論,我們將茶藝課程列為學校本位特色課程。鼓勵老師產出教案,結合家長社區資源,走出教室到戶外學習,將戶外活動融入茶藝教學。
第六,發展茶藝文創產品。在學校的紀念衫、公文封、企劃案上面不斷的呈現發展茶藝特色的中山風格。
個人覺得,在名間鄉推展茶藝課程並不是什麼了不起的舉動。期盼的是,將茶藝課程的種子深植每位中山學童的心中,當他們長大離開家鄉的時候,能夠把這顆萌芽的種子帶到外地,和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那麼「茶山中道中山茶」將會有另一篇璀璨的扉頁。
將是終站:無愧我心
今年八月,蒙長官照顧,將個人派任南投市德興國小履任。每個教育園地都有它的特色,也必有它的困境,躬逢其盛又將安排校舍重建。面對百貨通膨、物價飛漲、建築成本堆疊,只部分校舍重建竟高達一億二千八百萬的經費,且仍再追加中。
這裡必是個人教育服務終站,僅以歷年所學、廣納雅言、尊重專業,盼能營建一所國教兒童適學樂學園地。
三、感恩心回饋植福田
一位鄉下小孩,受惠於師專五年師長栽培,讓個人有能力在國教園地持耕不輟。在就學期間專四時即承擔南投同鄉會會長一職,並以能服務鄉親為榮。爾後南投縣國立臺北師範學院校友會在劉仲成局長的號召下成立,並且績效良好地運作了好幾屆。前後任理事長分別有劉仲成局長、姜福進校長、張樹興校長、陳景元校長,個人也在第五屆校友會承擔了總幹事的責任。不幸的是第六屆運作日漸式微,終究校友會夭折。
這幾年,母校師長迭次鼓勵,建佑也覺得母校情緣不滅,故當仁不讓,經過多次折衝與協調,歷經籌備、公告、徵求,遂於民國112年元月召開更名之後的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希望能為在南投服務的校友略盡棉薄之力,再次牽起與母校的情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