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協助基隆市推動課程與教學革新,貢獻卓著
貢獻英語教育及課程與教學專長,多年來歷任基隆市輔導團召集人、英語教學中心主任、課程督學,致力於提升學生學習成效,並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讓地處雙北優勢地區邊緣的基隆市履獲各項教育獎項的肯定。
(一)擔任基隆市藝術與人文輔導團召集人任內,與楊明海運藝術文化基金會進行產官學合作,有效引進社會資源,挹注學校藝術教育。
1. 97-99 學年度協助由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挹注教育活動經費的藝文教學徵選方案,辦理整合教師進修、學生發表實作的立體造型藝術徵選活動,提升基隆市藝文教師課程意識及學生的藝文素養。
2. 98-103 學年度由陽明海運文化基金會支持藝文教學徵選方案,辦理整合視覺、音樂、表演藝術的海洋百寶創意秀活動,帶動基隆市學校以藝術為主的教學整合方案。
(二)擔任基隆市英語教學資源中心主任,規畫並提升全市國中小英語文學習成效,連續兩年榮獲基隆市服務品質獎第一名。
(三) 100-105 學年度擔任基隆市國教輔導團國小英語領域召集人,致力於改進英語教學,計榮獲下列獎項:
1. 101 年度績優國民教育輔導團精進團隊獎 。
2. 101 學年度進行差異性教學方案設計榮獲跨縣市自主探究方案特優及優等。
3. 103 學年度參加國教署九年一貫英語組輔導群徵稿-「Performance toImprovement -口語實作評量」榮獲特優。
(四)擔任基隆市特聘課程督學協助推動精進教學計畫及實驗教育學校之課程發展。
1. 協助建構基隆市精進計畫架構。
2. 協助基隆市通過實驗教育學校瑪陵國小發展實驗課程,陪伴進行課程發展。
(五)主持國際教育任務學校,協助基隆市推動國際教育。
1. 引進臺灣大學、銘傳大學、淡江大學、海洋大學、世新大學國際學生資源協助基隆市學校辦理國際學生交流活動,104 學年度計已辦理近 100 名國際學生之相關活動,8 校的國際夏令營。
2. 推動國際學生視訊交流,積極擴展與國際學生視訊學校數量,由 104 學年度2 所,至 105 學年度 9 所學校參與。
二、致力於學校課程與教學領導,績效優異
積極帶領學校教師發展專業社群,結合教育部專案計畫發展特色課程,精進教師教學知能,強化學生學習成效,獲得多項全國性榮譽。
(一)擔任東光國小校長 6 年,校務評鑑榮獲課程與教學、教師專業發展、學生事務與輔導、資源整合與應用、學校特色等 5 項特優,2 項優等。
(二)帶領學校團隊發展特色課程,榮獲下列獎項:
1. 教育部 99 年度閱讀磐石獎(東光國小)。
2. 教育部 98、99 學年度推動健康促進方案績優學校(東光國小)。
3. 教育部 101 學年度資訊科技融入教學創新應用團隊獎項(東光國小)。
4. 發展英語 task-based 教學模組,榮獲 100-102 學年度教育部教學模組試辦學
校。
5. 發展英語創新 Ianguage work station 教學模組,榮獲教育部 103、104、105學年度教學創新教學方案試辦學校。
6. 101 學年度(東光國小)、103 學年度(東信國小)推動品德教育特色學校。
三、持續進行研究以改進教育實務
以校長、教師暨研究者的精神,帶領教師藉由行動研究進行教學實務的改進,發現問題,精進教學,藉以教學實踐、成效分析、自我反省、修正教學的循環,提
升教師暨研究者的意識。長期帶領教師團隊進行行動研究、精進教學,獲得以下獎項肯定:
(一) 97 學年度以「Google 平臺支持下的實作分享與反思敘寫教學輔導模式行動探究」獲得基隆市行動研究特優。
(二) 98 學年度「以圖示配合之閱讀理解動詞提問策略」榮獲基隆市行動研究優等獎。
(三) 98 學年度以「PBL 問題導向式教學策略由日常生活創意出發的創造力培育方案—以中年級陶藝教學為例」榮獲基隆市行動研究特優獎。
(四) 100 學年度以「結合閱讀圖示策略之 PBL 問題導向式教學模式行動研究—以六年級人際關係主題統整課程為例」,榮獲基隆市行動研究優選獎。
(五) 100 學年度以「多元表徵策略閱讀融入主題統整課程設計之行動研究,榮獲基隆市行動研究特優獎。
(六) 101 學年度以「行動裝置融入創作性戲劇教學歷程對提升六年級學生展演能力之行動研究」榮獲基隆市行動研究特優。
(七) 101 學年度以「圖示配合 4 層次閱讀理解教學對提升國小高年級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榮獲基隆市行動研究優選。
(八)帶領教師團隊參加教育部五育課程發展教案徵選:
l. 100 學年度以「愛的時光機」榮獲優等(東光)。
2. 101 學年度「雲遊三國、藝驚四方」榮獲特優獎(東光)。
3. 103 學年度以「礦」野奇情.「炭」變時空空」榮獲特優(東信)。
除了帶領教師行動研究,更因本身的學術研究能力而獲得學術機構邀請,參與教育研究計畫,而這些研究成果,也進一步回應學校課程與教學的革新。
(一) 100 年度參與國家教育研究院「教學中美感經驗的探索與課程建構」合作研究案,在東光國小進行「結合多元表徵形式的閱讀」研究,擴展學校教師對
於閱請教學與多元表徵形式的連結與美感意識,精進教師語文教學能力進而提升學生閱讀學習成效。
(二) 104 年度參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科技部「正義與關懷為基礎的情義發展道德課程:理念建構與中小學方案示例」專案諮詢委
員。
(三) 104 年迄今擔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前署委辦計劃)國民中小學學生學習成就評量標準研究發展暨推廣與培訓計劃國小英語組發展小組成員,進行評
量規準與示例的研發。
四、理論研究與教育實務兼融,論文發表持續不輟,展現教育實踐者的動能
近五年論文如下:
(一)王佩蘭(2011)。當「藝術深耕」遇到「教師成長」──以「創作性戲劇為基礎之議題融入統整課程」發展教師專業成長之行動研究。載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主編,第一屆國民中小學藝術教育年會「百年永藝」研討會論文集(頁 l83- l91)。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二)王佩蘭(2011,11 月)。結合多元表徵形式的閱讀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美感經驗的探索與建構-教育與美學的對話」學術論壇。臺北:嘯家教育研究院。
(三)王佩蘭(2011,12 月)。從 A/R/T 到 A/R/P 的跨域論美學領導探究方法之建構與啟示。論文發表於 2011 課程與教學研究創新研討會。臺北:國立臺北教育大學。
(四)王佩蘭,陳湘玲,趙為娣,李仁傑,蔡佩娟(2011,12 月)。美感經驗融入閱讀教學方案之行動研究-以多元表徵形式為例。論文發表於 2011 基隆市第六屆教師精進教學行動研究發表研討會。基隆:基隆市教師研習中心。
(五)王佩蘭,曹宇君,張天惠,王琴惠(2011,12 月)。結合圖示理解策略之PBL 問題引導教學模式行動研究-以六年級人暨關係主題統整課程為例。論文發表於 2011 基隆市第六屆教師精進教學行動研究發表研討會。基隆:教師研習中心。
(六)王佩蘭,陳湘玲,李仁傑(2012,12 月)。行動裝置融入創作性戲劇教學歷程對提升 6 年級學生展演能力之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 2012 基隆市第七屆教師精進教學行動研究發表研討會。基隆:教師研習中心。
(七)王佩蘭,陳湘玲,張天惠(20l2,12 月)。圖示配合 4 層次閱讀理解教學歷程提升六年級閱讀理解能力之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 2012 基隆市第七屆教師精進教學行動研究發表研討會。基隆:教師研習中心。
(八)王佩蘭(2013)。A-2 Leadership -一位國小校長美學領導之敘說研究。(未出版之博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臺北市。
(九)周淑卿、王佩蘭(2015)。藝術中介的閱讀教學:藝術表徵形式的教學運用。載於施慧美、顏若映(主編),臺灣藝術教育 60 年論文集(262-273
頁)。新北市:臺灣藝術大學。
(十)王佩蘭、陳曾文、林貞智(2015,12 月)。四層次閱讀理解策略融入六年級英語讀寫教學之行動研究。論文發表於 2015 基隆市第九屆教師精進教學行動研究發表研討會。基隆:基隆市教師研習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