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87-89 學年度擔任本校實習輔導處校友服務組組長一職,負責盡職。
二、多次擔任本系課程委員、系評委員、所務委員、大學推薦甄試委員、試務命題委員、校課程委員、校務會議代表等職務。
三、88年4月參加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辦之「方法論的應用與中國小說研究研討會」發表論文,論文榮獲冠軍。
四、89年4月參加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主辦之「明清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論文,論文榮獲第三名。
五、93年以「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計畫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六、94年以「在文學話語與歷史話語之間-論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的歷史性及其轉義形式」計畫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七、95 年以「在天道循環與人事際遇之間-論明代四大奇書敘事的後設命題及其話語構成」計畫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八、96年以「明末清初才子佳人小說敘事研究」計畫申請國科會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九、93年指導本系翁親艾同學以「論簡媜散文的母者形象與母系建構,計畫申請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十、94年指導本系鍾雨潔同學以「《風鳥皮諾查》的內在英雄原型與追尋歷程之意義」計畫申請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十一、95 年指導本系余佩芳同學以「論《紅樓夢》敘事中「夢」的建置及其意涵」計畫申請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十二、95 年指導本系蘇宇萍同學以「論蘇曼殊小書中之「情、理,衝突及其执擇」計畫申請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十三、95年指導本系唐玉鳳同學以「排灣族與中國商、周誕生神話之比較分析,計畫申請國科會大專生專題研究補助獲得通過。
余之先世,原籍甘肅隴西,歷經數代輾轉遷移,渡海來臺, 落籍屏東縣枋山鄉。今族譜失傳,無從考其源流。枋山小鎮,依 山傍海,自成居落,村民多以農耕漁獵治生,尚稱自給自足。由 於地處偏鄉,民智略顯封閉,民風則質樸單純。依余印象,甚少 人家子弟攻讀大學之業,遑論碩博研究。
先嚴在世,家境清貧,然為人謙和,素有大志。為一展鴻 圖,興家立業,自國校畢業之後,以無緣進修學業,遂隻身離鄉 背井,前往外地謀職。初始,因限於學歷,僅能在屏東枋寮擔任 學徒。飽更困頓,仍勤力恆常,浸淫修習技術,曾不以為苦。客 居期間,與家母因緣相識。無何,先嚴北上臺北縣市謀職,粗償 少年宿願。越數載,奉命返鄉,依媒妁之言,與家母共結連理。 隨後,兩人一同重返臺北縣市工作,志宏與一妹一弟亦相繼出 生。民國六十七年,定籍於桃園縣八德市,以迄於今。志宏幸賴 椿萱克難劬勞,鞠育訓誨,方得成長。父母之恩,高於九天。
孩提時,家境不及小康,一度貧苦。父母為圖三餐溫飽,終 日辛勞,然對於子女教育之關注,未曾荒廢,管教不遺餘力,並 時以「用功讀書,出人頭地」勉為家訓。顧其時,志宏年幼昏 昧,不識雙親苦心,日日嬉戲,或穿梭於田野樹林之間,探尋自 然奧妙;或流連於彈珠紙牌之中,盡享揮汗樂趣,未曾以讀書求 學為志。雙親以家境清貧故,未為苛責,然在循循善誘之中,殷盼子女成其大器以揚名顯親之情,時溢言表。
中學時期,先嚴自行創業,卻因工作失慎,遭車床機械絞傷 左臂,投資盡付東流,家庭生計陷入困頓,全賴家母勉力撐持, 家道幸免中墜。逢此變數,志宏方才頓悟,收拾玩性,乃有志向 學。期能儘早卒業謀職,以解父母之憂。由於受諸生長環境影 響,志宏早年啟蒙乏緣,未識書香,不慕文藝。時值志學之年, 雖荷蒙師長愛護,猶未能從此拓展思域,頤養智識,涵化情志。 然游學槐市,更上層樓之志,隱隱由是立焉。
民國七十六年秋,負笈國立臺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幸 窺大學學術宮牆,浸霑師範教育理念。四載求學,渥蒙師長牖 迪,得以略聞詩書,粗曉經義,淺習創作。在學期間亦參與校 內、外社團,廣識友朋,拓展視野。民國八十年夏結業,適逢機 緣,留任母校擔任實習助教,並於隔年改聘專任助教。任職期間 多蒙師長提攜厚愛,幸免隕越。在師長督責之下,志宏戰兢自 惕,砥礪進修,乃得以魯鈍之資、凡庸之識,名登蕊榜,進入國 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進修學業。
研究所求學期間,手捧碩師,親霑魁儒之教,含英咀華,學 思並行,遂略窺學術門徑,始知百官宗廟之富美。志宏猶恐未 逮,亦步亦趨,未敢稍懈,捧書展讀,靡不措意。歷經四年,乃 勉力完成學業,師友之惠,寔深感激。惟天不假年,奪我先嚴之 速。志宏未及揚名顯親,實乃心中大憾。每憶及此,風樹之思, 常縈我懷。
民國八十五年夏,珥筆從戎,充任陸軍運輸軍官,八十七年夏退伍,重返國立臺北師範學院復職,並於八月改聘講師,當年 十二月與愛妻宜玫結褵,共創嶄新人生。服役期間,承蒙師長叮 嚀,對於問學志道之事,未敢或忘。深感學術之道,體大思精, 將江海無涯。聞知勝義,益覺陋聞庸見,未足自珍。因之,懇懇 自勵,期能繼續進修深造,修習博士課程,潛心學術,博求會 通。所謂駑馬十駕,功在不捨,滴水穿石,用心一也。以此,皇 天不負苦心,賜以榮耀,再登金榜,因而得以進入國立清華大學 中國文學系博士班就讀,並於民國九十四年一月取得博士學位, 並於二月改聘副教授。民國九十六年八月,因生涯規劃因素,轉 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學術成就之發皇,尚待來日。
回首前生,家境固然清貧,期間幾經波折起伏,但雙親含辛 茹苦,勉力撐持家道,更不忘秉持大愛,呵護志宏與妹、弟成 長。時近不惑之年,志宏一路謹記雙親銘訓:「行有所止,為所 當為」。想人生幾何,何能磋砣?不論在教育或研究方面,切盼 示以學生言教與身教,積極樂觀面對生命困境及其挑戰,創造無 限生命價值。如今緬懷過往,實則一切平順。倘尚稱有成,皆拜 雙親與師長之賜,銘感五內。
今承蒙母校師長 周全教授及諸多師長厚愛,推薦參與第十 二屆傑出校友選拔,並獲當選,備感光榮。師者風範,寔深感 念。從今而後,更當潛心文藝,覃思道理,庶幾於樹人之業有所 裨益,更無負於父母鞠育之恩與師長教誨之情。因是,自述平生 經歷之餘,聊寄嚮慕,用表微志焉。